9月7日-10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歌剧舞剧院制作的大型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作为“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大剧场展演的启动仪式剧目,再度登陆天桥艺术中心。阿云嘎、叶麒圣、徐瑶、娄艺潇、徐丽东等音乐剧演员,演绎“伯爵”归来的故事,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传奇好戏。相比去年底的首轮演出,本轮演出,无论从演员表现还是舞台呈现都愈加驾轻就熟,年轻的观众也从首演时追星的狂热中回归冷静理智,同样是掌声和喝彩不断,但更回归于对舞台本身的欣赏和关注。
极简而富于张力的舞台呈现
从鸿篇巨制脱胎而来的《基督山伯爵》,在中文版中采用了极简主义的方式,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最简单干净极具想象力的舞台,与一些动辄将舞台塞着满满当当的大戏相比,营造了更富于延展性的效果。5个可以推拉移动的道具及后区的视频共同组成了全部舞美。看似高大却可以运动自如的舞美装置,在转动方向自由组合之间即可完成戏剧场景的转换,它们既是停靠港口的帆船,亦是囚禁罪犯的海边监狱,同时也是贵族们聚会的豪华会所。演员们在这道具之间自由地穿梭表演,而凝聚在剧情当中的罪与罚、善与恶就在这道具的推拉转动之间完成。该剧故事精彩跌宕,剧情紧凑完整,七十多万字的原著被凝练在两个小时的篇幅中讲述得清清楚楚,书中最精华、最重要的段落全都一网打尽,这是编剧的功底。揭开真相的过程就是这部戏的发展动力,上半场是阴谋的发生、悬念的铺垫,下半场各色人等则在万众瞩目中登场,有人在冷眼旁观中等待时机揭穿那些个见不得光的面具。高潮集于下半场,死里逃生变身基督山伯爵的埃德蒙·唐泰斯,在人群的狂欢中揭开真相,让背信弃义的费尔南及为自保而构陷加害于人的法官维尔福的丑恶嘴脸大白于天下,受万人唾弃。上半场的压抑与愤怒,下半场得到畅快淋漓的纾解。这是个坏人得到现世报的故事,是人们最希望看到大快人心的结果,或许这就是人们喜欢《基督山伯爵》的理由。
中国实力派音乐剧演员的一次集中亮相
表演方面,《基督山伯爵》中文版集合了当下中国音乐剧一线演员加盟,声情并茂的表演、扎实的唱功为这部引进版作品增色不少。观众并没有因为难于记忆的外国名字以及文化差异感到隔阂,反倒因为演员的精彩呈现,对剧中的人物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共鸣。饰演主人公埃德蒙的阿云嘎,将青年水手埃德蒙的纯粹与中年基督山伯爵的“腹黑”表现得淋漓尽致,收放自如的成熟唱功和恰如其分的精准表演,使观众们纷纷与之共情。伯爵的另一位扮演者叶麒圣,将主人公埃德蒙·唐泰斯的前后变化拿捏得非常好,上半场阳光浪漫,下半场的冷峻神秘。在声音的塑造上也是可圈可点,船长的透亮年轻,伯爵的沧桑压抑,成为这个人物的性格亮点。叶麒圣早年曾因加入风雷剧团而先后出演过《妈妈再爱我一次》《啊!鼓岭》、《酒干倘卖无》等多部音乐剧,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与不俗的唱功,是一位非常扎实的演员。
此外,李炜鹏饰演的费尔南让观众对这一反派角色印象颇深。一向在舞台上扮演儒雅公子正面形象的音乐剧演员李炜鹏,是一位唱功演技都在线的实力派演员,他出演的音乐剧《诗经·采薇》《我为歌狂》《星》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此番少有的挑战反面角色,将费尔南这位心底阴暗背叛好友的小人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女演员徐瑶的舞台表现也是愈发的成熟,剧中这个角色有多段难度极高的唱段,都被她轻松化解听起来十分过瘾。有趣的是,小偷母子相认的环节却成了全剧最大的泪点,小偷母子的两位演员将这对苦命的母子相认的唱段演绎得肝肠寸断,催人泪下。
原版汉化剧音乐制作的佼佼者
《基督山伯爵》是这几年原版汉化音乐剧的佼佼者,唱词语言工整,干净押韵,文字氛围充满了诗情画意,极大地突出了中国语言的特点和美感。据说这部戏在语言和文字方面下足了功夫。虽然是根据俄版音乐剧进行的中文版制作,对原作的“还原度”极高,但并不是对原版的简单复制,而是做出了全方位的汉化和提升。最明显的提升表现在歌词的汉化。一般海外音乐剧的汉化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如何突破语言体系差异的屏障,使作品贴近中文演唱的发声方式和语言习惯。该剧音乐总监张筱真坦言,在剧目创排前期,因为中文与俄语语言体系和发音的差异,工作团队在旋律合成、歌词译配方面投入了数月时间,尽量将旋律简化以便贴近中文演唱的发声方式和语言习惯,再与译配者沟通,之后由演员试唱。张筱真说:“我们通过这一过程去打破原版语言的隔阂,让剧目的译配更加贴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从而更好地展现这部作品想要传递出的情绪。这可能也是有很多观众觉得中文版的音乐听起来更‘好听’的原因吧。”而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的总制作人董宁也表示,对音乐剧《基督山伯爵》这部经典音乐剧作品的成功“汉化”,展现了当下中国音乐剧的生产、制作力量能够与国际水平比肩,也体现了我们的创演团队对于中国音乐剧领域全产业链条更具专业性的实践和探索。
再现经典故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基督山伯爵》已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事实上,这部戏的创排依然有其鲜活的现实意义,除了对角色的刻画——人性不会被时代改变,永远有艺术展现的空间外,就是在剧中坏人被惩罚之后,画风直接指向了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围观的看客,于是就有了《接受惩罚,谁是下一个》的唱段。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时代,怀着各种心态网暴别人以此找到自己的快感甚至博取流量的现象异常普遍,“别人的灾难,成了你们的谈资……”这是剧中唱词,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拷问。
无论是从剧本、音乐、表演、还是编舞、舞台美术等角度对该剧给予审视汉化版《基督山伯爵》无疑都展现了当代中国音乐剧的活力和长足进步,可以窥见主创团队对剧目进行的本土化探索,这使作品更接地气,甚至有所升华,更为观众带来文学名著与音乐剧艺术的双重震撼。
演出散场后,天桥艺术中心外,路边仍有很多观众不愿离去,像是期待着哪一位演员的出现。不知道他们是谁的粉丝,但如果因为喜欢某一位演员而爱上音乐剧、爱上舞台,也是令人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