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媒体关注

文旅中国:专家研讨舞剧《五星出东方》:努力用舞剧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2-02-22 09:58来源:中国艺术报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2月15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北京演艺集团共同主办的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出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佳琛介绍舞剧制作有关情况。许锐、古丽米娜·麦麦提等主创和王一川、于平、李舫、赵铁春等评论家代表作研讨发言,导演王舸,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委杜大力,北京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珏,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等参会。

  会议秉持重大文艺创作匹配重点文艺评论、重点文艺评论反哺重大文艺创作的理念,围绕“如何用舞剧讲出好看、好听、好懂的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这一主题,从不同视角剖析舞剧《五星出东方》创作的得与失,助推文化润疆工程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黄豆豆表示,《五星出东方》在舞剧特定的样式和风格里统一古今,题材主旨表达到位,充分表达出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思想;舞蹈编排凸显新意,将不同舞种进行了自然的融合对话;舞剧节奏把握得当,体现出导演、编剧的用心处理;演出团队整齐有力,保证了作品的高质量。

  徐粤春认为,《五星出东方》堪称融通古今的舞蹈想象,首先成功在对文物IP的艺术解读和释放,其次以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想象历史,并且对舞蹈艺术本体进行创新发展。

  赵佳琛表示,该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创作项目,主创团队深入采风,积极听取吸纳有关主管部门、专业单位及专家学者意见,进行多番打磨,获得观众和专家的积极反响。

  该剧编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代表主创表达了感受:创作过程中感到痛并快乐着,几轮演出后感到快乐并惊讶着。他表示,主创团队一定敞开听取意见建议,争取把作品打磨得更好。

  该剧主演、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古丽米娜·麦麦提称,该剧是写给家乡新疆的一封情书,演出过程仿佛进入童话故事,沉浸其中,重新认识大美新疆的文化魅力,并表示今后要继续为培养优秀全面的舞蹈艺术人才奉献力量。

  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认为,该剧最突出的艺术创新点在于运用舞蹈想象力,去激活埋于边疆考古遗迹中的那些鲜活故事,实现考古学与舞蹈艺术之间的想象力遇合,为今后的文艺创作带来启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第一届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于平表示,剧中女主角春君的扮演者古丽米娜的表演魅力,与春君一角的构剧张力是分不开的,那些充满戏剧性的舞蹈表演,在沟通人物关系、化解戏剧冲突中,使得主演作为“戏核”承担者的形象明显提升,她的戏剧行动也是舞剧的点睛之笔。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李舫认为,该剧体现了鲜明的家国情怀、历史视角、创新精神与世界意识。舞剧是文化的密钥和符号,是跨民族、跨宗教、夸人种的文化使者,表达了人类基本的、共通的情感,更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表示,舞剧创作注重文本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这部剧做到了文本与舞蹈相互验证,在抒情之外,叙事方面也非常成熟,且叙事本身与多维的舞台呈现美学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与会专家在充分肯定舞剧《五星出东方》艺术成就的同时,就该剧角色细节表现、展示性舞段处理、舞蹈和戏剧形体语言融合、核心意象的强化、转场的流畅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据介绍,舞剧《五星出东方》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玉歌舞团演出。该剧刚刚结束了北京的演出,还将赴济南、佛山、泉州、深圳等多地巡演5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