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媒体关注

中国文化报:让文物“讲故事” 舞剧《五星出东方》正式开票

发布时间:2021-05-11 10:58来源:中国文化报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富有西域特色的音乐,声声紧凑的鼓点,和着唯美又动感的舞步,出现在两千年不褪色的绚烂织锦上,也慢慢铺展在当代观众面前……5月8日,北京演艺集团“年度大戏”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开票发布会,正式宣布《五星出东方》将于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现已正式开票。

  让文物“讲故事”:绽放千年织锦的无穷魅力

  舞剧《五星出东方》是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动下,由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开启制作,由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的“年度大戏”,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该剧汇集了导演王舸、编剧许锐、作曲杨帆、舞美设计刘科栋、服装设计阳东霖、灯光设计王洋及造型设计贾雷等国内顶尖舞剧创作团队。

  该剧的构想和题材来源于在古丝绸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该织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出土也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土于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也即专家认定的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古国。虽然精绝古国国土规模不大,但它处于古丝绸之路南道,东西方文明曾在此交融往来,所以它曾是一个繁荣富庶、多元文化汇集的一个国家。”说起舞剧《五星出东方》的创作初衷,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制作人董宁表示:“当我们知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件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后,我们决定用舞剧的形式打造一部作品,希望它能实现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繁荣文艺发展的美好愿景。”

  “文物就是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要让它说话,就需要主创团队付出大量的心血。”作为本场开票发布会的现场主持,长期担任《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对文物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一直认为文物是会说话的,文物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文物身上所凝聚的,不仅仅是文化形象,更是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文物活化。”

  “让文物说话”是《五星出东方》创作者的目标,但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五星出东方》创作团队做出了独特的尝试——为了更好地突出文物的文化内涵,《五星出东方》的主创人员通过器乐、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和田文物、服饰、乐舞等文化元素有机置入不同的时空与情境,让珍贵文物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在舞台上生动鲜活地展示出来,以文物魅力寓于舞蹈,串联北京与新疆之风情,绽放千年织锦的无穷魅力。

   

  

  用舞剧表现民族团结的时代主题

  汉代蜀地织锦出现在西域,本就是各民族互相交流的见证。而《五星出东方》的主创团队也抓住了这一着力点,展开了一段发生在精绝古国的往事。 “古丝绸之路连接的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文化血脉。从孕育了丝绸之路的汉朝开始,各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分你我,‘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多元的丝路文化。”董宁表示:“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相互融合的故事。”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创作团队将着力点放在了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上。在采风和创排的过程中,最让本剧导演王舸感兴趣的,也是关于人物的细节,他从关注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入手,以小见大,让观众看到更为真实的“历史”。王舸向来擅长以现实题材为切入口,用质朴的动作语言,绝妙的舞台调度能力,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中国风貌与中国精神。此次《五星出东方》的创排更是发挥了其所长。“这是一个很厚重的题材,我们希望用一些设计,让整部剧轻松呈现,希望观众笑着笑着落泪。”

  青年作曲家杨帆是《五星出东方》的作曲,开票发布会上不时响起的动听的主题曲旋律就是出自他手。他说,主题音乐是一部剧音乐的灵魂。它是贯穿全剧的情感的代表,人物的符号。“我一直在寻找,好在现在找到了。我希望大家听到它后,能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所打动。

  该剧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刘科栋现场向大家讲解了舞美设计风格,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实现多时空自如顺畅切换是这次舞美设计的最大特点。“我设计的每一个场景都是有出处的,在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经过与多媒体的巧妙配合,呈现出不一样的舞台效果。”刘科栋说。

  该剧灯光设计、北京歌剧舞剧院灯光设计师王洋在分享中说,舞剧《五星出东方》灯光设计理念是以色彩为着力点,呈现属于五星出东方的色彩,这种色彩的灵感来源于五星出东方护臂的颜色,用这种色调来贯穿本剧的发展。特别是这次在剧中订制了一些独特的灯光图案纹样来配合舞美的视觉效果,进而更好的与舞蹈融合在一起。

   

  

  除了对于“人”的关注,创作团队也特别关注剧中的服装设计。为了凸显西域特色和民族融合的主题,主创团队精心设计了人物的服装。在开票发布会的“服装展示”环节,主创人员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精心设计的人物服装:配合“让文物说话”的目的,《五星出东方》中服饰颜色的选择参考了出土文物上服饰的色彩,譬如白色、麦芽色、土色等等;主角人物服装的袖型和裙型也都参考了出土文物上的服装样式,结合了喇叭袖和长角尖裙的特点进行设计;而在纹样设计上,创作团队则结合了出土文物中的色块纹样装饰进行艺术化处理,夸张放大,重新排列分布,富有节奏感。

  如此精致的设计自然也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吸引了更广泛的关注。网友“低空飞行小豆葵”在“北京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开票发布会预告页面留言:“作为一名舞台服装设计工作者,非常期待这次学习的机会,舞剧服装的写意性和功能性非常值得探究。”网友“小寒”留言:“非常期待演员们用舞剧的‘动’诠释文物的‘静’,希望能一起领略‘五星出东方’的美。”

  在开票发布会的现场,演员先后展示了《五星出东方》中“丝路魅影之灯舞”“劳动共庆之农乐”“古韵国色之汉舞”等精彩片段,无论是精致的服装设计,还是曼妙的舞姿,都赢得了在场观者热烈的掌声。

  精致、细腻的舞台呈现,自然少不了创作者、表演者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五星出东方》的剧本改了12稿,是整部舞剧创排过程中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五星出东方》编剧许锐介绍:“该剧意在‘让文物讲故事’,诠释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新疆自古以来就在祖国的怀抱中,各民族心向东方,结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主题。体现不可磨灭的至亲挚爱之情,不可抛却的守护家国之志和不可割裂的民族融合之魂。”

   

  

  创作过程“不亚于一次深入沙漠的考古”

  据悉,在创排初期,虽然《五星出东方》的题材虽然得到各方认可,但创作者手头的史料素材极为有限,这为具体创排带来较大难度。为了更严谨、更专业的完成这部作品,制作方特别组建了非常专业的专家顾问团。同时,主创人员也深入新疆和田地区采风,从和田地区考古史实、当地民情、民族服饰、民族音乐等方面,提炼艺术语汇,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样态,了解当地各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积累了珍贵的创作素材。

  “回想历时近两年创作的心路感受,这部舞剧的创作过程对我们而言,它的艰难程度,不亚于一次深入沙漠的考古。”说起《五星出东方》的创作历程,董宁动情地说道:“虽然条件艰苦,但它最终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足以比肩考古有所收获时深入心灵的激动与满足。”

  据悉,首演过后,舞剧《五星出东方》还将在新疆进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