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媒体关注

光明日报:音乐剧《在远方》:走心的好戏大家都能看出

发布时间:2021-01-08 17:18来源:光明日报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何处是远方,在心里还是想去更远地方”“远方不是脚到达的地方,而是心超越的地方”……
  1月7日至10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在京城引起热烈反响的原创现实题材音乐剧《在远方》登录上海“大码头”。1月7日当晚,上海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七度。而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气氛却十分热烈。等待入场的观众排起长龙;大厅里,人形立牌成了观众必去拍照打卡地点;剧场内更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热烈的现场气氛与罕见的最低气温形成了鲜明对比。很多资深音乐迷坦言,在这个以音乐剧演出为主的剧场,由国产音乐剧担纲年末大戏,九年来还是第一次。京沪音乐迷更是在网上频繁互动,至少达成了两个共识——近年来,国内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欣赏音乐剧的水平明显提高;《在远方》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走心好戏!

  在调性上聚焦现实题材

  音乐剧《在远方》改编自斩获了2020年白玉兰奖4项提名的同名电视剧。将一部54集长度的电视剧压缩进舞台两个多小时的时空中,同时也浓缩了原作中的友情、爱情、亲情,让人看得酣畅淋漓。用主演阿云嘎的话说是,“通过音乐,向观众传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并为所有为梦想奋斗着的人们带来希望。”

  剧中,阿云嘎饰演的男主人公姚远从事快递行业,即使在最初起步阶段,条件简陋,他也抱着“一个个送,都能送达”的信念。靠着速度、信用,他的事业从被邮政稽查严密检查的对象,发展到与邮政相竞争的对手。从这条个人事业发展的主线,带出了近20年来互联网产业极速发展背景下,中国人的勤劳、敬业创下了一个个的奇迹。同时,穿插了姚远与心理学博士路晓鸥的情感纠葛,姚远与高畅的携手打拼,二叔对姚远舐犊情深……

  “远方在哪里?”“远方是什么?”在都市打拼的青年们都曾有过类似的迷惘。《在远方》中,由阿云嘎创作并演绎的主题歌《何处是远方》,力图把他自己对于青春、奋斗、理想的理解告诉大家:每次舞台上响起《何处是远方》的音乐,都令人心潮澎湃。

  在艺术上坚持精益求精

  据了解,《在远方》集合了北京演艺集团旗下的歌舞类优势资源,并邀请国内音乐剧领域的大咖加入,可谓重拳出击,旨在打造响亮品牌。

  此次,《在远方》的原作者申捷执笔音乐剧的剧本创作,同时担任作词;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剧目教研室主任肖杰担任导演;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音乐创作方面,由中国香港知名作曲家金培达任音乐总监、作曲,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张筱真担任作曲兼编曲。

  值得关注的是,由三位作曲家共同完成一部音乐剧,是国内音乐剧较少采用的一种方式。在导演肖杰看来,把适合的歌曲分配给相应的作曲者,是非常成功的。

  “在导演这部剧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乐。我们追求观众看到这部作品的时,也能够收获满满的快乐与对生活的信心。”肖杰如是说。

  《何处是远方》《兄弟》《叔是过来人》……在这部音乐剧的舞台上,观众能收获的绝不止是看到偶像的满足,更有引起共鸣的歌曲。这些乐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特别是阿云嘎一段量身订制的蒙古语RAP,令音乐剧爱好者连称惊喜。

  在故事上强调落真落细

  音乐剧《在远方》整场演出庄谐并济,既有能让观众笑出声来的桥段,也有能让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的情节。姚远正要煞有介事地给大家讲他如何利用“路阎王”的女儿路晓鸥顺利逃过邮政稽查时,二叔一声“吃面了”,大家顿时四散;姚远与高畅在天台上童心未泯地用荧光棒对战,cosplay星球大战;反复出现二叔给姚远煮的面,永远是比别人多出两个荷包蛋……这些温暖又有趣的细节,让观众坐在剧场中毫无察觉时间的流逝。姚远从小是个孤儿,在流浪时遇上二叔,被二叔收养。在姚远与路晓鸥感情急带升温时,二叔演唱的《叔是过来人》的唱段,也让观众产生共情,会想起家中唠叨的长辈。这一唱段其后又有两次变奏,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男一号阿云嘎坦言,自己原先对快递的认识就是收包裹时面对面认识的憨厚、纯朴的快递小哥。在深入快递业的核心地带调研采风后,阿云嘎由衷地惊叹,今天中国的快递物流业充满着科技化、现代化,同时又是极有人情味的。这些细节反映出的,是这个国家欣欣向荣的精、气、神。

  往深里想一步,往实里走一步

  主旋律文艺作品如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置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开局”“迎接建党百年”这样宏达的时代氛围之中,文艺作品如何以“一滴水见太阳”的方式,印证伟大时代?

  如何使今天的明星、名人、网红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红人,率先垂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无疑是国内所有文艺院团共同追求、共同思考的大话题。

  从原创音乐剧《在远方》火爆京沪背后,文艺界、文艺院团应该更多挖掘其背后那些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元素。

  比如,关注现实,致敬最美。《在远方》每一次演出,都将一排一号留给基层的快递小哥,在演出中安排专门时间,带领观众向平凡的感到致敬。

  比如,剧本扎实,主创踏实。《在远方》以好剧本为基础,加上一群热爱音乐剧的主创团队,票房自然不用担心。 

  比如,讲求细节,反复打磨。好戏既是演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即使到了演出阶段,《在远方》往往也是演一场就再打磨一次。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坐火车去上海演出的路上,都不忘把主业“摆进去”,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推动节目进步。

  比如,葆有梦想,心怀使命。通过音乐剧这样的艺术形式吸引青年人,让艺术家带领年轻人与时代同频共振,一起感受中国精神、读懂中国故事。(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