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京演动态

今年央视春晚的“大象”即将回到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2-02-05 22:33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1月31日晚

  在央视春晚第四个节目《万象回春》中

  十五头大象在春晚舞台上

  给全国观众上演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旅行"

  它们来自于

  大型纪实性史诗木偶剧《大象来了》

[video:央视春晚《万象回春》]

  2022央视春晚《万象回春》节目

  在这场“旅行”中

  "象哥哥"和"象妹妹"之间的玩耍

  "象爸爸"和"象妈妈"岁月年轮中沉淀的爱的表达

  "象哥哥"叛逆,偷喝酒,醉酒情节

  最后大家在“旅行”中迎接新生小象的到来

  让人看了意犹未尽!

  这15头大象“旅行团”

  5月1-3日10:30/14:00

  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卡酷剧场首次亮相!

   

  大型纪实性史诗木偶剧《大象来了》由集团旗下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创作演出,邀请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导演石学海担任编剧和导演,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三十余位操纵“大象”的艺术家用舞蹈般但又充满艺术感、力量感的操作,让“大象”完成了奔跑、单腿跪、扬鼻、卧睡、亲昵等一系列动作,赋予舞台上的“大象”以生命。

   

  这是一部从“0到1的独创”,是一部根据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真实事件创作的环保大剧,是一部用戏剧手法描写动物保护的动心之作,是一部纪实戏剧美学和史诗戏剧美学多元结构的感染性史诗。

  该剧讲述了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15头大象组成的的“短鼻象家族”,离开常年的栖息地,一路向北迁移,最后安全顺利回到栖息地。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象群所经人类聚集地的民众反应,大象接近与离去前后的经历和变化,以及村民面对大象来访、留下足迹的态度,反映出我们敬畏自然、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人文态度,同时向全世界宣扬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我们在行动!

  “大象”

  背后的故事

  文字节选自新京报文章:《春晚“大象”将回木偶剧院,揭秘<大象来了>逼真木偶》

  标准:故事要真实,“大象”要1:1比例制作

  编剧&导演 石学海

  “不真实打动不了人,作品就不是成功的”

[video:央视春晚《万象回春》幕后记录]

 

  2022春晚微记录视频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院长 赵永庄

  “必须都是真实发生的事,形象也要真实”

  2021年,一群从西双版纳一路北上的大象徒步迁徙近500公里,沿路受到呵护,引发全球关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作为国家级院团,创作选题的方向不仅要歌颂新时代,歌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也要歌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被全世界关注,这正是剧院需要创作的新主题。

  

网络图片

  创作过程中,赵永庄与主创团队将去年4月到8月追踪象群轨迹的文字、视频资料反复进行研究,不仅从中发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也为《大象来了》的创作方向定下了基调——创新。赵永庄表示,作为一部纪实性史诗舞台剧,首先遵循的原则便是剧中的故事情节不能乱编,必须都得是真实发生的事。除此之外,形象也要真实,此次《大象来了》中的11头“大象”和4头“小象”,都是严格按照真象的1:1比例制作而成,不能用卡通或动漫等形象替代,这也是次创作最具挑战的环节之一。

  制作:八次下厂研发“大象”,表演难度大

  据赵永庄介绍,《大象来了》为了完全写实,仅以一头“大象”为例,便有两米五高,两米八长,两米六宽。当第一版大象木偶制作出来后,石学海导演带着舞美设计等人员,驱车百里前往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制作工厂,当时众人便被眼前那只重达120斤的“大象”惊呆了。赵永庄认为,“大象”的职能是用来表演而不是拿来展示。虽然要求写实,但是这么大的体积,演员根本无法表演。

  最终经过45天,导演石学海亲自带着团队八次“下厂”考察与不断研发,一种新型泡沫材质的材料代替了曾经笨重的不锈钢材质的材料,“大象”的骨架变得更轻便也更环保,富有弹性,将原先120斤的“大象”成功“减肥”至60斤。

  

  排练照片

  在演员与“大象”磨合的过程中,为了再度减轻重量、增加透气性,原本的橡胶皮面被一种新型再生布所替代,而为了保证“大象”鼻子的灵动性,象鼻中还安装了八根极细的钢丝拉环,以便于演员在内部进行操作。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大象”的问题已经成功解决时,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视线与透气性的问题随之而来。一头“大象”要由两个演员进行操作,而后面的演员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创人员分别在“大象”的头部、身体等部位,用密度比较高的黑色纱布开了十二个洞,既能让风进来,也让舞台上的灯光打不透。在赵永庄看来,一头“大象”的研发既是创新过程,也是经过上百次研发的科学研究。

  即便“大象”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改进,但赵永庄坦言,木偶对于演员的负担依然很大。平时排练,演员每天要训练8小时,整场演出60分钟下来,当演员把大象木偶卸掉,里面贴身的纯棉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每天如此,非常辛苦。

  乌龙:“大象”因太过真实被春晚观众投诉

  经过整整两个月的创作,2021年12月16日,春晚总导演刘真、副总导演田梅等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观看了《大象来了》整场演出。虽然演出的精彩程度引得所有人都起立鼓掌,但赵永庄坦言,初选完成后新问题也由此而生,“如何将60分钟体量的作品浓缩成6分钟?”最终,央视春晚导演定下以“木偶+歌舞表演”音乐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云南大象旅行团”的故事,《大象来了》主创团队也最终设置了完整的故事线和歌舞表演:“象哥哥”和“象妹妹”之间的玩耍;“象爸爸”和“象妈妈”岁月年轮中沉淀的爱的表达;“象哥哥”叛逆、偷喝酒、醉酒情节;最后大家在“旅行”中迎接新生小象的到来……这些均为春晚短剧的核心情节。作为一部音乐情景短剧,春晚导演组也邀请了沙宝亮、刘迦、王莉参与剧中歌曲的现场演唱。

 

 春晚节目截图

  由于15头“大象”在舞台上太过逼真,赵永庄回忆,以至于春晚节目组接到了投诉电话,观众表示国家不允许使用真象来表演,使得节目组连连解释用的是假象,闹出了一段乌龙。同时,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也收到了众多观众的反馈,6分钟不过瘾,希望能看到完整版的作品,这让原计划5月1日才正式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上演的《大象来了》,不得不提前到2月11日上演。采访中,赵永庄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这部大型纪实性史诗木偶剧《大象来了》从首演之日起,未来的每周五晚都将作为驻场演出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上演,让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客人,都能看到《大象来了》,让它成为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面向世界的窗口。

  售票信息

  演出时间:

  5月1-3日10:30/14:00

  演出时长:

  60分钟

  适合年龄:

  3岁以上

  演出场地: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卡酷剧场

  (朝阳区安华西里甲一号)

  演出票价:

  150元/280元/380元/480元

  注:大人小孩都需凭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