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演艺集团艺术委员会特聘专家,被中国媒体誉为“中国青年导演领军人物”。并被冠以“游戏派戏剧掌门”、“新京味导演”、“鬼才导演”、“中国新锐艺术家”等头衔。他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优秀导演奖、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黄盈凭借导演话剧《枣树》,获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剧目奖等。
青年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担任多部话剧及影视剧的编剧、导演、副导演,并多次获奖。由徐蔚昕作为联合编剧、 导演的短片《活戏》,获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国际微电影节“展映优秀作品”,短片《住在21层的羊》,入围第十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和2018 青年电影季主竞赛单元。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任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并担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教师。由董汶亮执导的作品荣获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奖、澳亚艺术奖最佳戏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艺术基金的扶持资助。他还多次参加法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等地举办的国际性戏剧演出及创作项目。
北京曲艺团编导。 曾参与北京电视台文艺部《五彩缤纷》《八方食圣春节特别节目》《商品的故事》《企业之光》等各类大型节目的录制。曾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综艺大观》等多档热门节目的编导、导演。以及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元宵晚会”舞台总监。2006年—2011年受邀担任旅游卫视《时尚盛典》《世界旅游风尚小姐大赛》总策划、总导演。与此同时,张凯担任北京曲艺团舞台喜剧《我不是保镖》、章回鼓书《古城暗战》执行导演,以及京味儿舞台轻喜剧《手艺》、相声剧《师·父》《艺高人胆小》复排导演。
北京曲艺团以其纯正的京腔京韵和浓厚的京味儿文化,受到京城百姓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六十多年来,北京曲艺团佳作频出、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大量曲艺作品,为首都乃至全国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同时,北京曲艺团还涌现出大批曲艺表演艺术家和著名笑星,如高德明、王长友、孙宝才、高凤山、王世臣、罗荣寿、良小楼、韩德福、尹福来、关学曾、孙雅君、赵振铎、赵世忠、刘司昌、梁厚民、陈涌泉、马玉萍、马静宜、李金斗、笑林、李国盛、王谦祥、李增瑞、李绪良、张蕴华等。
经过六十多年磨练,北京曲艺团以传统曲艺和京味儿作品享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曾多次远渡重洋,先后到美国、加拿大、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巡回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广泛赞誉。
六十余年间,北京曲艺团虽几易其名,先后以北京曲艺三团、北京市曲艺曲剧团、北京市曲艺团、北京歌舞曲艺艺术中心、北京歌剧舞剧院对外展示,但却始终保持着北京曲艺的固有本色和原始韵味,为首都演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十年来,北京曲艺团更是以全新面貌和超强阵容为世人瞩目,他们当中有国家一级演员、京韵大鼓名家种玉杰,国家一级演员、快板书名家张长来,双簧、相声名家王文友,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大鼓名家王玉兰,国家一级演员、铁片大鼓名家王淑玲,河南坠子演员沈洋,相声演员李伟建、武宾、刘颖、于谦、张志强、康有纯,口技演员刘廷凯,以及杨菲、张曦文、杨惠乔、李想、王树才等青年曲艺演员。这当中既有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的中坚骨干,也有屡获“新人奖”的青年才俊。李菁、何沄伟等国内一线曲艺演员的加入,更是为北京曲艺团更好继承、发扬北京曲艺优良传统,吸收、丰富民族文化艺术精髓,体现京味儿曲艺艺术风格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北京曲艺团被外界誉为北京曲艺的“大家族”,中国曲艺的“人才库”。
近年来,北京曲艺团继续涌现大量优秀作品,如情境鼓曲《尚·韵》、舞台喜剧《我不是保镖》、章回鼓书《古城暗战》、京味儿舞台喜剧《手艺》、相声剧《师·父》等。展望未来,北京曲艺团将充分发挥曲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接地气儿和“小、快、灵”的文艺轻骑兵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专业曲艺艺术表演团体。
听北京曲艺,可以体会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新北京的历史巨变;看北京曲艺,可以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与时尚文化的风采。北京曲艺是一幅市井风俗的历史画卷,是一本世间万象的百科全书。恢复建制后的北京曲艺团更是观察北京、欣赏北京、体味北京的一个崭新窗口;它将是琴鼓板弦的“陶然亭”,说学逗唱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