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于我们>>成员单位>>中国杂技团>>院团新闻

75枚金奖从这里走来 ——记中国杂技团演员2025年“大比武”考核

发布时间:2025-05-14 15:33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1950年,中国杂技团在时代的浪潮中诞生,以“传承创新、追求卓越”为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屡创辉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2025年,它已成长为世界杂技艺术的璀璨明珠。75年风雨兼程,从街头巷尾的民间技艺到国际领奖台的荣耀巅峰,中国杂技团共斩获75枚国内外顶级金奖,这背后是一代代杂技人在训练厅用传承和创新书写的青春传奇。值此75周年之际,2025年度演员业务考核不仅是一次技艺的检验,更是一场对初心与热爱的盛大告白,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演员的热血与担当。 

一、精益求精见真章,舞台上的奇迹来源于千万次的重复 

  本次考核采用“大比武”的方式进行,演员团队的全部同类型节目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集中考核,在比较中彼此观摩学习,寻找差异、取长补短;在考核中裁量标准,确保演出品质。 

  

  

  为确保本次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效果,本次考核的评委由中国杂技团评委、北京市杂技学校评委和外部邀请评委共同组成。王洋与王兵两位业界专家、中国杂技团各演员队长、北京市杂技学校杂技系主任共同对演员专业技艺进行打分;中国杂技团艺术管理部创作人员代表和市场营销代表共同从创作和市场角度对艺术表现力打分。不同维度的考核能够推动演员在“技”和“艺”的全面发展。  

  现场热火朝天,评委目光如炬,从技术动作的毫厘之差到艺术表达的细微情绪,皆被纳入评分,演员们需在“地圈腾跃”“软钢丝平衡”“空竹抛接”等近百个节目中,将力与美、险与稳演绎到极致。当我们惊叹于舞台上的惊险奇绝,也会感动于他们台下的辛苦训练。当观众为演员腾空跃过地圈的瞬间欢呼时,那些藏在后台的细节往往被忽略:脚踝上缠了三层的运动胶布、手掌心磨出的老茧、凌晨排练厅里永不熄灭的灯。中国杂技团2025年度考核的严苛,不仅在于技术动作的精确度,更在于演员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将“不可能”化为训练日常。

二、75年接力传承,初心不改,未来可期   

  老一辈杂技人常说:“技是骨,艺是魂。”本次考核中,传统节目“空竹”“蹬鼓”在年轻演员手中焕发新彩。融入现代审美与叙事逻辑,让“技”更有温度,“艺”更具深度。 

 

  75年来,变的是一张张面孔,不变的是对技艺的敬畏、对舞台的忠诚。中国杂技团始终相信,真正的艺术源于敬畏与热爱。今天的演员用汗水证明,他们配得上这枚传承了半个多世纪的勋章。未来,中国杂技团将继续以热爱为翼,推动杂技艺术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之光闪耀全球! 

 

  考核结束后,中国杂技团团长李驰对2025年度演员业务考核点评道:“技术评分表上的不只是数字,更是全体演员在昼夜不息中挥洒的汗水、是在重复训练中湿透的练功衣、更是追求卓越路上的伤痕!在这次的考核中,我们看到了杂技技艺在中国杂技团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看到了大家用汗水和毅力对杂技艺术梦想的热爱与坚守,更看到了‘让世界看到最好的杂技’的具体体现。这是中国杂技团业务发展75年来传承不息、继续向前的脚印,你们创造了历史,更将书写下未来!” 

  党委书记吕立民做最后总结:“我们看到,演员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地圈’‘软钢丝’‘车技’等节目中挑战极限;评委团队以专业和公正,为每位演员的“技”与“艺”精准把脉;创作和市场团队的深度参与,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时代的审美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此次考核为契机,继续发扬“技是骨、艺是魂”的优良传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深度融合,让杂技不仅成为“惊险奇绝”的视觉盛宴,更要成为传递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桥梁。” 

  当大幕落下,掌声响起,那些血汗交织的日夜、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终将化作勋章,镌刻在中国杂技团的丰碑之上。致敬每一位杂技艺术的追光者,我们以75周年为新起点,袭承“传承创新、力塑经典”的艺术理念,向着“让世界看到最好的杂技”的艺术理想,用精益求精的艺术精品,托举起“中国杂技团”的“世界名团”艺术品牌,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演艺之都”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