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于我们>>成员单位>>北京京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新闻

《用音乐讲述党史》 二、艰苦卓绝、改换新天(六)

发布时间:2021-05-28 16: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京演文化传媒公众号在每周三和周五推出《用音乐讲述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通过音乐讲述党史,重温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之路,展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伟大征程。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全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不含琼崖)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同时,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在敌后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

       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胆识、卓越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领导敌后军民先后创建了19块主要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巩固的战略基地,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可靠的战略依托。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实行了一整套的抗日方针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社会民主;实行精兵简政,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提高了广大群众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鼓励抗战文化教育,丰富军民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2年2月,《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出台,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指出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此开始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在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对党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结论,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至此,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毛泽东在王家坪军委大院给部队科技干部作整风报告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干部战士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根据地,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了《白毛女》《黄河大合唱》《黄桥烧饼歌》《拥军花鼓》《兄妹开荒》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1940年,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经常骚扰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还利用当时反动会道门黄沙会散布谣言,与抗日军民对抗。1940年6月上旬,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以民歌曲调为基础,在费县白石屋村编创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后将反对黄沙会内容的段落改为抗日内容,易名为《沂蒙小调》。这首歌以其通俗生动的歌词、美妙动听的曲调受到了广大军民的喜爱。解放后,《沂蒙小调》经过重新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

       敌后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音乐家张寒晖来到甘肃省庆阳华池县城壕乡采风,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深深感染,以华池县当地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高亢优美的劳动号子——打夯歌《边区十唱》。因其歌词慷慨激昂、节奏奋进明快、曲调雄壮豪迈,一经问世,便迅速传唱开来。这首歌唱出了劳苦大众对翻身当家做主人、渴望世界和平、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军民一家亲”的思想,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成为全体军民战天斗地、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后来在1964年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段落精简为5段,并且更名为《军民大生产》。自此,这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优秀歌曲唱响了全中国。
       同一时期,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也成为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见证。




       1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渐入高潮,作为“生产模范”的第三五九旅,更是名震边区。这一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就是其中的插曲。


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


       《南泥湾》旋律优美、抒情,歌唱了南泥湾由荒地变成“江南”,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十分生动感人。 1964年,这首歌曲被编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中。
       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执政实践,为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并积累了宝贵经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不仅成为支撑全民族长期抗战的坚强阵地,而且培养了党、军队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引领中华民族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