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在门头沟区雁翅镇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北京京演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市曲剧团对市级非遗戏曲项目“苇子水秧歌戏”进行了全面艺术指导与提升,旨在传承地方戏曲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5月23日,门头沟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苇子水秧歌戏”汇报演出在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民委员会汇报厅圆满举行。
在京西民间戏曲百花园中,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老戏曲剧种,其中,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的“苇子水秧歌戏”极具代表性,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并于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苇子水秧歌戏虽名带“秧歌”二字,但却以唱戏为主,是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的一种民间戏曲;其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整场戏只用锣鼓,不用丝竹;演出时,打一阵“家伙”,唱一段戏文;所演剧目多以表现英雄狭义题材为主,伴奏铿锵有力,唱腔苍劲豪放,有“九腔十八调”的说法,生旦净末丑齐全,风格极为独特。
自保护传承项目启动以来,京演文化携手北京市曲剧团,组织专业编导团队走进苇子水村,对戏曲剧本、唱腔、伴奏音乐、传承人口述资料等进行记录整理,建立艺术档案;进行剧目建设及舞美制作;派驻专业戏曲教师对秧歌戏团进行形体、表演、演奏、化妆等方面的培训辅导与演出排练,为苇子水秧歌戏的保护、传承提供专业支撑。
演出当天,苇子水秧歌戏团的村民演员们演绎了《化零岗·石秀入牢》《隋唐英雄传·秦琼别妻》《宝莲灯·沉香过关》《河灯会·雷横磕枷》等剧目唱段。经过北京市曲剧团专业戏曲编导、教师的指导培训,秧歌戏团演员们在唱腔、念白、身段表演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升,舞台上的步法更加从容镇定;专业的戏服、化妆、道具等舞台细节也助力汇报演出以更加精良的质量呈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京演文化肩负国有文化企业的使命和担当,以文艺形式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助力首都非遗戏曲剧种传承保护,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