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清音子弟八角鼓过排》是北京市曲剧团于2019年策划推出的沉浸式系列演出项目。八角鼓过排原是子弟票友由自娱自乐弹唱消遣逐渐形成的活动方式,其性质为非盈利、非公开的聚会雅集。浸没式戏剧起源于西方,其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使观众身入其中,从各个角度完全融入演出环境,全方位的体验艺术的魅力。这正与传统的票房过排有着相似的形式,没有正式舞台,全部过排区域都是票友们展示的空间。票友们亲自登场弹唱时即是演绎者,歌罢下场又成为聆听者,或又化作乐师款动丝弦,或又在他人表演时接腔搭话,歌台上下虚虚实实相映成趣。除了单个节目之外,这过排中发生的一切即构成了完整扩大的更为鲜活的艺术节目,又何尝不是一个缩小版的人生舞台。
北京市曲剧团推出《万籁清音子弟八角鼓》过排演出,除了呈现传统曲艺唱段之外,更把旧时票房百态都包装容纳进了整体的节目,而这一切又脱离不开诸多观众的参与。由此可见,此《八角鼓》虽冠以过排之名,实是经过策划制作出的一台带有老票房情境复原再现性质的沉浸式演出。
“万籁清音·子弟八角鼓票房”,这个在真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虚拟票房,于2020年9月起再次恢复“过排活动”,在台湖镇金福湿地鱼汇庆礼堂“裕泰茶馆”过排66次。参加沉浸式八角鼓过排的表演者,都化身为子弟票友,其所谈所动所弹所唱,都将时光带到近百年前。这里不设前后台,观、演人群已融为一体,共同推动着演出进行,每一位参与其中的“票友”已经被带入了角色,与观众一起沉浸在了这个美丽动人的情境之中。每次过排的节目内容顺序,都尽量遵循旧制,先以小岔曲、群曲开场,继之以牌子曲、单弦、联珠快书等节目,同时也依现场情况穿插大鼓、小曲、丝竹合奏、换手联弹、拆唱小戏等不同节目。参与过排的演唱者和乐师也不做明显的区分,在保证节目艺术质量的前提下,常规性进行弹唱换位,展现出了“子弟票友”的才艺。“把儿头”满意更对八角鼓文化、票友文化及其历史发展渊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具体谈到某一掌故时,随时会由“票友”现场即兴演绎呈现。
“万籁清音”除日常“过排”外,还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小剧场“走局”演出15次。与茶馆过排场地不同,小剧场是正规的演出舞台,下设观众席。这种正式的演出场所很难实现原先设计的沉浸式,即无法将观众与演员置于同一平台空间共同参与表演。为了保持沉浸式八角鼓演出独特风格,“万籁清音”再一次大胆突破以往的曲艺演出舞台模式,取消后台,在演出中所有演员乐师均身在台上,仍以子弟票友的面貌出现。这相当于借鉴戏剧,在舞台上简易地营造出了一个票房环境,所有“票友”们首先能够沉浸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下,并且打破了文艺演出后台的神秘感,将诸如换服装、定弦、倒换乐器、接腔、搭纲、置场等种艺术化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为了避免和与旧社会坤书馆小女班坐场的形式相混淆,“万籁清音”在舞台上的氛围着力往嘉宾分享交流会的方向去打造,即在演员饰演票友演出的过程中,以聊天代主持,以表演作导赏,更多承担起艺术普及分享的社会责任。在绝大多数场次中,全部由男演员完成“票友”过排演出。少数场次偶尔参演的女演员,都不安排为“票友”身份,也不须坐在场上,只作为特邀助兴的演员加以介绍。
这种全员上场的演出形式,使得舞台更加灵活,特别在节目演唱中,极强地增进互动。那些围坐歌者四周聆听的“票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成为段子的必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岔曲、牌子曲中的科诨抓哏,此时皆能化作有的之矢,众人根据演唱内容迅速做出反应,引领观众欣赏。很多在常规曲艺演出中,出现的活温、皮儿厚、硬山搁檩等影响舞台效果的现象,在这里都迎刃而解。几十场演出,无论观众人多人少,舞台始终保持着热烈、欢乐的气氛,台下的观众也被带入到这一氛围当中。
沉浸式的演出在很多方面复原、体现出来八角鼓旧有的表演特点。单弦牌子曲很多常用曲牌如【湖广调】【金钱莲花落】【云苏调】【倒推船】【叠断桥】【太平年】等,其衬字接腔为一大特色。这种一唱众和的演唱方式,因需要众人全体参与,除在票房消遣外是很难呈现到舞台上的,虽一度由唱者或乐师本人承当,仍难突出其源于俗曲的民族地方风格,未能最大程度上表达出这些衬词衬腔的鲜明情感。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些职业演出团体中,更因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甚至无意可解而被取消,代之以弹奏或直接将乐句进行剪裁删割,使得这些曲牌音乐风格为之更变。“万籁清音”以全体登场之便利,使得牌子接腔帮腔呈现到了舞台上。一声声群音而起的“一落莲花一朵梅花”“耶么嗨”“咿呀呀”“不呦哎哟”“年太平”,活跃了舞台气氛,加强了演出效果,唱者弹者和者其乐融融,并引发台下观众极大的兴趣,有观众称“从未想到北京传统曲艺能有这样的和声伴唱”。
通过3个多月80多场演出,吸引了很多原本不了解或很少接触八角鼓的观众,他们一直追随欣赏“万籁清音”,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因为演出阵容比较固定,他们逐渐熟悉了每一位演员、乐师的风格特点,熟悉不同曲调、不同曲牌的音乐特点,并能对节目进行品评,甚至参与到了与台上唱和、聊天当中。可以认为沉浸式的“万籁清音”,将八角鼓旧有的文化底蕴与新时代的文化创意完美结合,已在2020年形成北京曲艺演出的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