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于我们>>成员单位>>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院团新闻

清明时节忆风骨,十二载祭奠铸艺魂|刘喜奎墓祭扫

发布时间:2025-04-03 17: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天地有正气

灵秀复清明

清明时节忆风骨,十二载祭奠铸艺魂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清明祭扫刘喜奎先生墓

 

春草又绿,梨花纷飞。清明时节的北京万安公墓,肃穆而静谧。43日上午,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总支书记、团长王洪玲如期来到一代梆黄名家、戏曲教育家刘喜奎先生的墓前。这已经是自2013年剧团开始筹备创排河北梆子《北国佳人》起,她坚持的第十二个年头。





刘喜奎先生是民国时期河北梆子的传奇人物,她以坤伶大王之名与梅兰芳齐名,身负双绝色艺,才兼皮黄梆子,曾获时人投票赠予的坤伶大王徽号。她曾大胆拒绝多位北洋政府大总统的求爱,包括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等,守身如玉,始终保持高贵的人格尊严。    

她在乱世坚守艺人底线,面对权势,毫无惧色;面对金钱,岿然不动。她为灾民义演,捐献全部酬金……1951年,与李桂春、杨韵谱等先生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并到校就职,为河北梆子艺术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清明时节的追思,每一束鲜花都承载着对前辈的敬仰。每一次祭扫,不仅是对前辈的怀念,更是对艺术的坚守与传承。这是两代梨园人跨越时空的情谊,也是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


怀着对刘先生的崇高敬意与缅怀之情,剧团将继续秉持初心,持续推动河北梆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