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歌剧舞剧院项目

    北京歌剧舞剧院项目

      北京歌舞剧院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位于朝阳区双井桥东南角,以“轻扬·北京:艺术之舟”为设计理念,寓意剧场作为艺术的载体,承载艺术创作者的理想,艺术之舟在此扬帆起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包括1个1100座的专业音舞类中型剧场、1个410座综合性开放式小型剧场、5个排练厅及相关配套用房等。

      待项目建成后,该剧场将为集团旗下北京歌剧舞剧院和北京民族乐团提供专业演出场所和日常排练场所,同时服务国内外表演团体来京交流演出。


    效果图

  • 京南艺术中心项目

    京南艺术中心项目

      京南艺术中心位于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春和路,东临广茂大街,南临规划星光路,西临规划和畅街,北临春和路。剧场总建筑面积 3.6万平方米,地上4层,地下1层。剧场以“京韵华彩”为核心设计理念,对老北京坡屋顶、四合院、影壁墙等元素进行提炼,展现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征的艺术中心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屋顶设计“空中梨园”,为戏迷和市民提供文化交流、互动表演、休闲游憩、消夏晚会等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各楼层还将植入非遗文化展陈,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剧场包括一个 1100 座的戏曲类中剧场、一个 600 座曲艺类小剧场和一个 400 座综合性小剧场。大剧场为品字形舞台,座席区采用扇形平面,可以实现最佳的观演视角,场内设置三层茶座包厢,形成特色观演空间。600 座剧场结合曲艺、相声演出的特色,设置前排茶座与后区包厢,营造出传统戏院的独特场景,极具传统韵味曲艺特色。400座多功能剧场计划采用开放式舞台及伸缩式座席等,将为观众创造独一无二的现场观演体验。

      京南艺术中心项目将为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和北京曲艺团提供排练演出场所,成为传统戏曲、曲艺以及全国地方戏曲的演出平台,新剧场的落成将更好地激发传统艺术院团内生动力和创作活力,辐射并带动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


    效果图

  • 中国杂技艺术中心

    中国杂技艺术中心

      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包括1个1950座大型综合剧场、1个800座小型剧场、1个300座多功能小型剧场、舞美制作中心以及相关配套工程。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北京地区第一座专业大型杂技剧场,外观设计以传统“八宝盒”“百巧匣”为灵感,寓意杂技艺术之精巧精美,艺术中心藏百技之巧,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和北京市曲剧团将依托新剧场打造国际化、多元化艺术交流中心,实现高水平杂技艺术与特有京味文化的融合发展。


    效果图

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位于首都核心文化区,为新中国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可上演大型歌舞剧、芭蕾舞、交响乐、音乐剧、话剧、曲艺、杂技等多种类别、形式各异的文艺演出,同时承接电影、会议、展览、发布会、企事业单位内部活动,为观众提供优雅舒适的观演场所及高品质的演出内容。

查看更多 >

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国评剧大剧院),始建于一九九六年,是按照“一团一场一所”建设的标准戏曲演出剧场,是矗立在南城的一座文化地标性建筑。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先后接待过评剧、黄梅戏、豫剧、越剧、吕剧、秦腔、晋剧等近百个剧种300余个演出院团2000多场演出,在剧目宣传、票务推广、观众组织、服务接待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是北京市重点打造的全国地方戏演出品牌剧场。

查看更多 >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于1955年5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正式成立。剧院坚持以“传承中国木偶艺术事业,发展儿童文化创意产业”为宗旨,创新木偶艺术,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

查看更多 >

南锣剧场(原北京儿艺排演场)于1999年3月7日投入使用。北京儿艺排演场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甲14号,毗邻南锣鼓巷、中央戏剧学院,处于北京文化核心区,交通、食宿便捷,是老北京胡同游的必经之地,所在地区艺术氛围浓郁。

查看更多 >